對于含鈦、鈮的穩定性奧氏(shi)體不銹鋼,應采用穩定化處理,以提高鋼在450~900℃范圍內,并在強烈腐蝕介質中工作的耐蝕性。穩定化處理是在固溶處理后進行的,是將鋼加熱到850~900℃,保溫2~4h,然后在水中或空氣中冷卻。
奧氏體不銹鋼經固溶處理后的硬度最低,是最大程度的軟化處理。經固溶處理后的各種牌號的奧氏體不銹鋼的力學性能見表9.11。由表9.11可見,奧氏體不銹鋼的屈服強度較低,抗拉強度也不高,但具有高的塑性,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高,因此通過冷變形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強度。圖9.72為冷變形對302不(bu)銹鋼(12Cr17Ni7)鋼力學性能的影響,經過冷加工硬化,強度明顯提高,塑性相應降低,應用時要合理選擇材料供貨態的冷加工變形量。12Cr17Ni7 鋼是一種亞穩定奧氏體鋼,冷變形后強度的增加較為顯著。
GB/T 3280-2015《不銹(xiu)鋼(gang)冷軋鋼(gang)板和鋼(gang)帶》中將不銹(xiu)鋼(gang)的(de)加工硬化(hua)狀態(tai)分(fen)為五類:1/4冷作(zuo)硬化(hua)狀態(tai)(H1/4)、1/2冷作(zuo)硬化(hua)狀態(tai)(H1/2)、3/4冷作(zuo)硬化(hua)狀態(tai)(H3/4)、冷作(zuo)硬化(hua)狀態(tai)(H)和特別冷作(zuo)硬化(hua)狀態(tai)(H2)。
表9.34~表9.38分別(bie)為GB/T3280-2015規定(ding)的一些奧氏體鋼(gang)冷軋鋼(gang)板和鋼(gang)帶以H1/4、H1/2、H3/4、H和H2加工硬化狀態(tai)交(jiao)貨時應符合(he)的力學性能。
上面各表(biao)中未列(lie)入的牌號以冷作硬化(hua)狀態(tai)供貨時的力(li)學性能及(ji)硬度(du)由(you)供需雙方協商確(que)定。
至德鋼業(ye),我(wo)們根據您(nin)的(de)實(shi)際(ji)需求,給出參考建議,為(wei)您(nin)提供(gong)高性價比(bi)的(de)不銹(xiu)鋼管(guan)道及配件(jia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