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有的研究表明,溶液中氯離子濃度對不銹鋼縫隙腐蝕的影響較大,浙江至德鋼業有限公司通過數值模擬的方法,分析氯離子在縫隙內的分布情況。
一、理論(lun)分(fen)析
首先分析(xi)縫隙(xi)內(nei)外各(ge)物(wu)(wu)質(zhi)(zhi)的轉移情況,物(wu)(wu)質(zhi)(zhi)質(zhi)(zhi)量的傳遞(di)途徑包(bao)括遷(qian)移、擴(kuo)(kuo)散(san)、對流(liu)。縫隙(xi)內(nei)外溶液(ye)(ye)的對流(liu)可以(yi)忽(hu)略不(bu)計,只剩了遷(qian)移和擴(kuo)(kuo)散(san)兩種途徑,所以(yi),溶液(ye)(ye)組(zu)分的通(tong)量方程(cheng)如下:
同時,還要考慮溶液中離子的水解,對于奧氏體不銹鋼,電化學反應產生的主要離子包括氫離子、鐵離子、鉻離子、鎳離子這些離子水解反應式和平衡常數為:
二(er)、數值(zhi)模擬
至德鋼業采用COMSOL有限元軟件對縫隙內Cl-濃度進行模擬計算。金屬材料為304不銹鋼,腐蝕介質為0.3mol/L的中性NaCl溶液。
1. 建立模型(xing)
以管板式廢熱鍋爐(lu)為例,管子材料是304不銹鋼(gang)。管板和換熱管之(zhi)間(jian)采(cai)用脹(zhang)接十焊(han)接,但是兩者(zhe)之(zhi)間(jian)還存在(zai)微小縫隙(xi),縫隙(xi)深(shen)度(du)200mm,寬度(du)0.125mm,幾何參數(shu)設置界面如(ru)圖(tu)3-3所示,圖(tu)3-4給出了簡化的縫隙(xi)三維(wei)幾何模(mo)型。在(zai)保證計算(suan)精度(du)的前提(ti)下,將模(mo)型簡化為二維(wei)軸對稱模(mo)型。劃分網格,縫隙(xi)內(nei)網格細化,如(ru)圖(tu)3-5所示。
2. 控制(zhi)方程
傳質(zhi)方(fang)程采用式(3-3).
電(dian)場(chang)采(cai)用(yong)泊松方程,電(dian)流采(cai)用(yong)電(dian)化學方法,數據來源(yuan)于極化曲線
3. 電極反應(ying)
把(ba)極(ji)化(hua)曲(qu)線(xian)上的數(shu)(shu)據(ju)輸入“內(nei)插(cha)”列表,如(ru)圖3-6所示,左邊(bian)的數(shu)(shu)據(ju)為極(ji)化(hua)曲(qu)線(xian)中的電勢,右邊(bian)的數(shu)(shu)據(ju)為極(ji)化(hua)電流。
模擬中采用(yong)“二次電流(liu)分布”,即考慮(lv)歐姆(mu)極化和電化學極化,未考慮(lv)濃差極化。電解質的電導率設為0.01S/m,軸對稱結構。
4. 邊界條件
“絕緣”項設(she)為默認值,初(chu)始值中(zhong)的“電(dian)解質(zhi)電(dian)勢(shi)”和“電(dian)勢(shi)”都設(she)為0.由(you)于(yu)縫隙兩側都是(shi)金屬,因(yin)此在(zai)“電(dian)解質(zhi)-電(dian)極邊(bian)界(jie)面邊(bian)界(jie)”選項設(she)置中(zhong)設(she)置邊(bian)界(jie)條(tiao)件為“電(dian)勢(shi)”,外部電(dian)勢(shi)設(she)為0.1V,其他(ta)設(she)置如圖3-7所示。
在(zai)邊界上會(hui)發生電化學反應,因此,需要設置(zhi)“電極反應”項(xiang),具體設置(zhi)內容如圖3-8所示。
5. 物質(zhi)傳遞
物質傳遞包括電遷移和擴散兩部分,如圖3-9所示。“初始值”中,輸入了4種離子,即Fe2+、Cr3+、Ni2+、Cl-、Fe2+濃度初始值為10-4mol/L,Cr3+和Ni2+濃度初始值為0。
6. 電極電解質(zhi)界(jie)面耦合
耦合電化學反應,“反應常數”中的參數分別為Fe2+、Cr3+、Ni2+對應的參數,設置如圖3-10所示。在耦合電化學反應時,要選中電極界面。
7. 濃度
縫隙入口處的(de)氯離子濃(nong)度(du)為恒定(ding)值,即為溶(rong)液(ye)中(zhong)的(de)濃(nong)度(du)。縫隙外的(de)介質是(shi)濃(nong)度(du)為0.3mol/L的(de)氯化鈉溶(rong)液(ye)。外部電勢取-0.2V,圖3-11給出了縫隙內氯離子濃(nong)度(du)分布(bu)。
從圖3-11中可以看出,越靠近縫隙底部,氯離子濃度越高,縫隙底部的氯離子濃度達到2.4mol/L,是縫隙外溶液濃度的8倍。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雖然整體溶液中氯離子平均濃度很低,但是氯離子會在縫隙內聚集,造成縫隙內氯離子濃度大大增加。在管殼式換熱器中,換熱管和管板之間一般通過脹接+接工藝連接,若脹接不嚴密,換熱管和管板之間會存在微小的縫隙,而且縫隙長度尺寸較大,很容易使溶液中的氯離子在縫隙內富集,圖3-12給出了2個失效案例。
管(guan)(guan)板式換熱器中,換熱管(guan)(guan)和管(guan)(guan)板之間存在(zai)縫(feng)隙是(shi)普遍現象。因為在(zai)制(zhi)造過程中,要消除兩者(zhe)之間的縫(feng)隙就需要加大脹接應(ying)(ying)力,勢(shi)必引起殘余(yu)應(ying)(ying)力過大,容(rong)易造成應(ying)(ying)力腐(fu)蝕(shi)開裂。但是(shi),脹接程度過小(xiao),又為縫(feng)隙腐(fu)蝕(shi)和離子富集(ji)創造了條(tiao)件。因此,脹接方法(fa)和脹接應(ying)(ying)力的控制(zhi)尤為重要。